胶黏剂的断裂伸长率(Elongation at Break)是指胶黏剂在拉伸试验中,指定形状的样件从初始长度到断裂时的长度增加量与初始长度的比值,通常以百分比表示。产品技术表(TDS)中的这项指标,通常表征完全固化的胶黏剂在拉伸应力下的延展性和柔韧性。
>定义:
断裂伸长率=(断裂时的长度-初始长度)/初始长度 x100%
> 影响因素:
材料成分:不同的化学成分和配方会影响胶黏剂的分子结构,从而影响其断裂伸长率。温湿度: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会影响胶黏剂的延展性。一般来说,温度升高会增加断裂伸长率。固化条件:固化温度和时间也会影响胶黏剂的最终性能,包括断裂伸长率。
应力集中:如果测试样件中存在气泡、缺陷或其它不均匀分布,则会导致断裂伸长率降低。
加载速率:样件测试过程的加载速率越快,胶黏剂的断裂伸长率可能越低,因为胶粘剂材料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应变。
应用意义:
高断裂伸长率的胶黏剂,在受到外力时可以更好地通过本体形变来保持良好的粘接性能。在某些应用场景下,断裂延伸率高的胶黏剂可以提供更好的抗振动性、粘接耐久性,从而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常见的应用领域包括:柔性电子产品、汽车部件、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异形材料之间的粘接。